你是不是在制作PPT幻燈片有這樣的經歷,僅聽命令->熬夜苦戰->徹底崩潰 VS 問清緣由->構思脈絡->輕松應對 。這是ppt菜鳥到老鳥的必經之路。
在PPT中建立邏輯金字塔原理:針對寫作思路不清的人提出的一種結構化思考的方法,其核心是“邏輯性的分解”。
金字塔法則一:學會從結論說起
1.封面文字就是整個PPT內容的概況
2.如果PPT很長,應該有一個對內容的摘要頁,把最關鍵的內容寫上去
3.每頁PPT的大標題就是這一頁內容的概況
4.概況的標題不是羅列問題,而是具體的意見
5.如果是圖表,圖表標題要說明數據指示的含義或趨勢
6.如果整個PPT談了幾個要點,在轉場頁前或最后陳述時應該有一個再次總結強調
7.站在聽眾角度再思考一遍:
(1)你是否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問題或有價值的假設?
(2)你是否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明確提出阻礙解決的現狀?
(3)你是否提出了判斷問題成功解決的衡量標準或方法?
金字塔法則二:利用分類的方法組織你的素材 金字塔原理要求分類符合MECE原則(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,相互獨立,完全窮盡) 任一級別的內容都必須是下級內容的總結;每一組中的內容都必須是屬于相同類型;每一組中的內容都必須按邏輯進行組織。
闡述問題的兩種結構:演繹和歸納 演繹結構對話題有抗拒心理聽眾更有效,但聽眾到最后結論的時候,需要記憶大量信息,在幻燈片制作中采取這種結構往往沒有歸納結構效果好。
歸納結構便于聽眾記住要點,建立全局認識,對注重具體解決方案的聽眾更有效。
金字塔原理確定邏輯結構的3種順序:時間順序:確定前因后果關系
如 解決問題的3個步驟、達成目標的7個階段、績效改進的PDCA循環 結構順序:將整體分割為部分 如 組織結構圖、獲取成功的5個關鍵因素、優秀員工的7種素質 重要性順序:將類似事物歸為一組 如 將所有問題分為關鍵問題和次要問題。
總結6個點:
(1)寫出你的結論
(2)確定主要的問題
(3)寫出對該問題的回答
(4)用事實(情境)驗證你的回答
(5)想象讀者指出可能的矛盾
(6)檢查你的回答和問題